高齡者在社會上不僅是消費者外,也可扮演資源提供者 進行社會參與貢獻整體社會
樂齡學習中南區輔導團
志工、生活重心、回饋社會
社會角色為現在社會中建構自我的一大關鍵,「退休」意味著從工作職場離開,即失去了社會職場上的「角色」。退休後的高齡者,感覺到沒有生活重心、缺乏同儕支持而失落。然而,退休不是要完全由社會撤退出來,只不過是舊角色轉換成新角色。老年社會學強調老化過程是人類生命中的一個階段,而高齡者的社會角色所涉及人們到達某一年紀年齡該扮演什麼角色的「年齡規範」。
然而高齡者在社會上不僅是消費者外,也可扮演資源提供者,透過社會參與以及人際互動,能對於整體社會有所貢獻。根據衛生福利部2019年統計,各地方政府社會處所管轄的志工當中,55歲以上者高達52.5%,總人數超過15萬人。其中65歲以上者,佔26.7%。
如何開始?
1.從自己有興趣或專長開始。
例如:資訊專長可從事資訊志工;有教育背景,可擔任學校或親子館等教育機構的志工。
2.想要離家近
選擇離家近的地點就近服務,也可認識更多在地好友。例如:樂齡志工
3. 想要短期服務
如果怕時間被綁住,不想要長期服務,也可選擇短期的單次服務。例如:活動志工、展覽志工、政府活動志工
在哪裡找資訊?
1. 衛福部「志願服務資訊網」
2.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銀髮資源網-志願服務
3. 各地樂齡學習中心
4.各類非營利組織、基金會
5.各地方縣市政府推動之高齡志工服務計畫
參考資料
做志工找回生活重心,趕走退休症候群。
做志工 心態要歸零
年長者想當志工,首先要有健康的身體,其次,心態要歸零,才能真正享受當志工的樂趣。
葉至誠(2016)。老年社會學。台北市:秀威經典(秀威資訊)。
圖片來源: freepik、教育部樂齡學習網
文章來源:教育部樂齡學習網https://moe.senioredu.moe.gov.tw/Home/Retirement?side_nav=ContentRetirement1_2&load_url=RetirementInfoMore?retirementInfoViewModels.id=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