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秋慧老師
【適讀對象】社會大眾、專業人員
【家庭生命週期】五、家有青少年
千里姻緣一線牽,牽起了家庭責任,也造就跨文化的結合與衝擊。「新住民」是特別但不是特殊,需要更多的文化理解與認同。在多元文化的社會裡,仍有其面臨的挑戰與困境,本文希望透過理解與尊重,尋求異中求同的幸福解方。
一、挑戰與困境
(一)家庭生活適應
「新住民」來自不同生長環境的婚姻移民,仍然存在婆媳或與其他家人相處問題、社會生活習俗的差異、語言隔閡造成溝通不易;傳統的父權觀念讓女性新移民備感壓力與孤立,易使其身心俱疲而導致家庭失功能(陳虹如,2018)。若家庭處於經濟弱勢,夫妻忙於生計,與家人互動少,就會影響家人與親子關係(朱莉英,2019)。
(二)子女教養
部分因家庭經濟負擔重,新住民子女無法參與課後補習或才藝學習;亦由於新住民的生長文化背景不同,導致教養觀念略有歧異,造成子女教育上的矛盾(陳虹如,2018)。再者,早期研究發現新住民子女在學校由於升學壓力大,學業表現低落,而與同儕相處上,可能受排擠或嘲諷而導致自卑、沒自信,產生人際關係與生活互動的困擾(魏延憲,2015),而晚進的研究,已經沒有發現這樣的差異,但新住民之子仍遭受負面污名。
(三)文化衝擊
在宗教信仰、飲食文化上有著顯著差異,大多數的新住民初來乍到,無法承受外界壓力,選擇委曲求全、入境隨俗的意識觀念,捨棄自我的獨有風格。
二、幸福解方
(一)與台灣社會融合交流
教導與輔導新住民家庭辨別傳統文化與道德思維的是與非,能夠同理、相互尊重,鼓勵新住民子女有認同感與歸屬感(魏延憲,2015)。新住民家庭的雙親來自不同的社會環境與文化背景,造就語言與風俗習慣上的差異,新住民子女從小接觸多元文化的環境,學習同理、接納及尊重不同文化的涵養,培養高度的跨文化敏感度,增進參與多元文化社會的能力(教育部,2006)。經歷長時間的磨合,新住民突破自我框架,嘗試融入台灣社會文化環境後,在自身文化與台灣主體文化中找到共存融合的模式。
(二)親子互動加溫
辦理親子共學活動,如手作課程、烘焙、傳家菜、多元文化體驗等,增進文化理解與尊重,藉由親子的合作與互動,拉近彼此的距離;營造學習型家庭氛圍,透過新住民家庭間的交流與互動,建立支持網絡,陪伴的過程中從旁觀察與深度了解自己的子女,促進良性的親子關係(教育部,2006)。
(三)家庭共學循序漸進
家人互動不但影響個體的成長與發展,亦會影響之後創建的家庭。讓新住民家庭成員了解家人的角色與責任、能主動關懷、參與家庭活動,營造學習型家庭的氛圍,讓家人都能擁有愛家責任與行動。可藉由五個教導層次讓家庭教育不僅是訓誡、教導與訓練,更能影響與感動,認同所學價值,樂意在家庭中實踐愛,模式介紹說明如下(整理自黃迺毓,2015):
1. 訓誡:知道道理,但做不到;最直接的說教,容易造成雙方的對立。
2. 教導:了解道理,但不一定做到;雖有計劃方法,實踐力不足,人性阻礙行動。
3. 訓練:會做,不一定願意做;需要像教練一樣,陪伴告知如何做,但可能不一定會喜歡。
4. 影響:願意做,不一定樂意;需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進入孩子的內心,引導學習與看見對己、對人的必要和好處。
5. 感動:即使需付出代價,都甘心樂意;因為受到尊重和被愛而感動,了解自己的價值,願意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在多元文化交織的台灣,大家能夠秉持尊重,夫家接納進入家庭的新住民,試著同理、欣賞與關懷這群異鄉的新住民,在家庭中透過飲食、語言、文化等面向相互交流,傳承不同文化的價值。並且在有所需要時,透過政府設立的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接受照顧輔導,若新住民面對夫家不合理的壓迫時,可以撥打「113」保護專線或「110」求助,以自我保護。相信從陌生到熟悉、從異鄉變故鄉,跨文化的結合,也可以使新住民子女更具國際競爭力。
參考資料
小倉廣(2017)。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楊明綺譯)。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2015年)
朱莉英(2019)。新住民家庭教養現況、困境與親職教與需求-淺談服務經驗。兒少照顧與親職教育,167,162-173。
陳虹如(2018年12月)。婚姻移民在臺生活適應之研究。內政部移民署自行研究報告。
教育部(2006)。新移民家庭親職教育推展手冊。取自https://ws.moe.edu.tw/001/Upload/6/RelFile/7803/38462/%E6%96%B0%E7%A7%BB%E6%B0%91%E5%AE%B6%E5%BA%AD%E8%A6%AA%E8%81%B7%E6%95%99%E8%82%B2%E6%8E%A8%E5%B1%95%E6%89%8B%E5%86%8A.pdf
黃迺毓(2015)。青少年家庭教育手冊:子女版(頁13)。臺北市:教育部。
魏延憲(2015)。新住民家庭教養子女問題探討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台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