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曹翠英老師
【適讀對象】社會大眾、專業人員
【家庭生命週期】五、家有青少年
小凡(化名):「我不清楚自己是不是個男孩?因為一直以來,別人都認為我是男孩,但是就某種程度而言,我似乎是個女孩;我不清楚性別有没有可能是會變化的呢?」
從上述這段話所表達的訊息,毋庸置疑,以往的性別關係正逐漸多樣化,我們對於性別的理解早已超越生物性徵,慢慢走向更為彈性與複雜的社會學結構概念,光是性別分類標籤就超過60種,不僅有人們熟識的LGBT、酷兒、無性別,還包括兩性人、順性人、性別流動、泛性別等非傳統性別;當性別多樣化日益成為社交媒體的熱門話題與身分標籤,我們需要好好瞭解箇中關鍵,營造友善的性別環境,茲將重點說明如下:
一、性別多樣化之意涵
性別多樣化又稱為「多元性別」,兩者名稱常常混用,基本上是一個包容的概念,也是一個術語,用以代表人們的社會性別特徵,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的所有多元性,而不需詳細說明或列舉形成這種多元性的每個個體、特徵或行為,也就是我們會用「多元性別」一詞,來稱呼各種不同性別與性傾向的族群。
游美惠等人(2010)從生理性別(生物學上的男性或女性),性別氣質(陰柔或陽剛的特質)、性傾向(例如異性戀、同性戀與雙性戀)與性別認同(例如跨性別、順性別),這四個向度上說明多元性別的概念,勾勒性別多樣化的排列組合。
二、性別多樣化常見狀況之分析與處理原則性
玫瑰少年葉永鋕,異於社會期待的性別氣質,在2000年上課時間上廁所而意外離世;當時震驚校園,間接促成性別平等法的制定。近年來,與性別多樣化相關的議題,大致分為下列四類:(一)因出生時的生理性別而產生的差別待遇,也就是男女平等運動興起的原因;(二)因女生陽剛或男生陰柔等性別氣質的不同,而產生的暴力,諸如:校園裡娘娘腔與男人婆,常發生被欺負或被嘲弄、嘲笑的狀況;(三)因性傾向的不同產生的差異,諸如是同性戀、雙性戀的困擾議題;(四)因性別認同與原生性別不同,而產生的異樣處境,多數是跨性別者最常面對的困境(輔英科技大學,2020)。而要度過這些煎熬的歷程確實不易。
因此,針對上列四類議題,大眾可能的想法或面對的問題不外乎:「多元性別」命名問題、同性戀是不是一種疾病能否治療問題、個人意識與同理問題、媒體他律與道德恐慌等等問題,要能坦然理解或尊重,我們須從幾個方向來著手,包括:(一)從「弭平差異」到「從差異出發」:開始理解男女之間存在著差異,培養平等的態度,到採取「珍視差異與認同性別差異」,以積極性差別待遇、促進性別平等。(二)從「兩性」到「多元性別」:從「生理性別」的角度看待兩性,到以「性別」取代「兩性」、以「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與多元性別的概念,開啟思考性別多樣性(gender diversity)的新視界。(三)從「看見」到「推動」:教育領域有關多元性別議題,常出現「看見」的訴求;而認同是指個體確認自己存在社會關係中,以及建構自己的行為方式、價值標準,使其與他人或團體趨於一致的心理歷程;故希望此群體在文化政治與社會上都能有其主體位置,並獲得制度性的保障與權利,營造教育與社會推動「多元性別認同」的環境,打造不同的性別主體(教育部,2021)。
儘管這些歷程都相對漫長,但非常需要在思想上、情感上與行為上給予適當地支持,才能逐步做到尊重性別多樣化的友善環境。我們可以有下列四項處理原則(賴珮柔,2021):
(一) 給予尊重的態度
面對性別多樣化,我們能夠用接納並欣賞其獨特性的方式來尊重,自在且不帶評斷地看待跨性別、雙性戀、男同性戀、女同性戀這些族群。
(二) 培養多元的學習
我們須用正確的觀念與價值,體驗多元原本就有的差異,也願意主動學習與接納這些差異性的存在。
(三) 營造友善的支持
我們都屬於性別多樣化的一員,多數族群可以與少數族群共創溫馨關懷的支持環境,營造正向、和諧、友善的關係。
(四) 付諸關懷的行動
重視多元性別的社群,面對性少數可能面臨的問題與難關,主動提供關懷與協助。
三、結語
誠如我們過往常聽到傳統且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就是「男生要有男生的樣子,剛強成熟、不能掉眼淚,要出外打拼、有成就…」,「女生要有女生的樣子,溫柔可人、做事要細心、要穿裙子,要把家裡顧好…」,這些看似簡單卻是極為嚴肅的性別議題,在今日都正面臨考驗。因此,如何看待性別多樣化也是一種嶄新的挑戰,因為它延伸到每個人對自己、對他人的性別認同與感受,每個人接觸性別議題,可能很自然地出現傳統的性別意識而相對忽略性別多樣性。
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似顯示,性傾向可能是流動的,人們能夠選擇他們自己的性傾向(竇秀蘭,2014)。如同校園中經常會經歷或看到與傳統性別價值觀差異的學生,他們可能是性少數,他們也需要一個性別友善的環境。因此,除了上述處理原則外,我們須協助不讓性少數成為偶然事件受害者,同時強化社會大眾包容與理解的態度與能力,真正做到「看見差異 尊重不同」的基本素養。
參考資料
教育部(2021)。教育、文化與媒體-如何推動多元性別認同。未出版手稿。
游美惠、楊幸真、楊巧玲主編(2010)。性別教育。臺北市:華都文化。
輔英科技大學(2020)。做自己性別的主人-認識性別多元化。情感教育心靈園地,123,1-4。
維基百科(2021)。多元性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
賴珮柔(2021)。擁抱多元性別。取自web.hk.edu.tw/-sfch/hkh1012/a03.htm
竇秀蘭(2014)。性別萬花筒。科學教育,502,60-65。